返回

“质变跃迁”2025北大国发院新质生产力汽车高峰论坛暨汽车行业协会品牌日活动举行

09-29 车行天下 超过:21880次关注

9月27日,北京大学承泽园B101报告厅迎来一场聚焦中国汽车产业前沿的思想盛宴——“北大国发院新质生产力汽车高峰论坛暨汽车行业协会品牌日”。本次活动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简称北大国发院)主办,国发院汽车行业协会承办。本次活动汇聚来自产学研的专家学者、行业领军人物及企业精英,共同探讨在新质生产力驱动下,汽车产业如何把握智能化、全球化和AI赋能的时代机遇,助力中国汽车产业驶入全球化快车道。

黄卓
黄卓
北大国发院副院长

北大国发院副院长黄卓表示,北大国发院新质生产力汽车高峰论坛的举办,将联动教授、在校生、校友及外部专家,围绕行业重大议题交流,助力经济发展,拥抱未来。

刘二海
刘二海
愉悦资本创始及执行合伙人

愉悦资本创始及执行合伙人刘二海分析了汽车产业的演进:汽车行业规模大、产业链长,如此庞大的规模几乎涵盖了生产制造和消费的方方面面,它的产业演变值得深入探讨。汽车行业的第一个范式变革当然是电动化,第二个是智能化,第三个就是中国汽车企业出海甚而全球化布局。

邓子梁
邓子梁
北大国发院教授

北大国发院教授邓子梁从全球化的角度阐释了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的新趋势,为企业如何应对海外市场的政策挑战和竞争格局提供了理论支撑。

杨永平
杨永平
亿欧执行总经理、亿欧汽车总裁

亿欧汽车总裁杨永平认为,中国智能电动汽车(AIEV)是决胜未来全球汽车市场的核心物种,是依托中国AI原生技术的全新产业方向。

刘宇瑞
刘宇瑞
德勤中国汽车行业战略与业务设计合伙人

德勤中国汽车行业战略与业务设计合伙人刘宇瑞指出,汽车行业GenAI规模化应用路径:需从三方面推进转型,一是流程范式重塑;二是组织与人员变革;三是技术平台搭建,核心构建基础设施平台、Agent中间件层、数据与知识库、应用核心能力四大模块。



圆桌对话

新”智“造,新引擎-汽车产业如何驶入新质生产力快车道

左下:程海:中上:侯宏;中下:吴少革;右侧:申筱洁
左下:程海:中上:侯宏;中下:吴少革;右侧:申筱洁

圆桌对话环节的嘉宾分别为:北大国发院管理学助理教授侯宏、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原副总裁申筱洁、国发院汽车行业协会副会长吴少革、安世亚太工业软件中心总经理程海。嘉宾们围绕AI驱动制造、传统车企面临的变革挑战、国际化多元模式等热点话题,分享了丰富的前瞻思考和实践案例。

申筱洁女士认为,传统车企过去的成功和优势转化为挑战,如新能源车和智能化发展下,面临人才缺口,行业利润下滑等问题。同时她对汽车产业也提出发展建议:研发上需重视核心技术突破;关注全产业链盈利问题,整车厂盈利下滑会影响上下游供应商与经销商生存;同时,企业家应坚守社会责任。

吴少革女士表示,中国新能源企业全球化路径应该追求“价值跃迁”及多模态发展模式。比如利用中国的技术和产业链,结合海外合作伙伴的工厂及销售渠道,实现“轻量化”出海;中国汽车需要从“产品出海”跃迁到“品牌出海”,提升品牌溢价能力。

侯宏教授则从学术的角度直指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汽车产业生态是新旧融合的蜕变过程,具有跨界融合特征,可从跨国界、跨产业边界、跨层次、跨业务线四个维度理解和构建新生态。

程海先生从工业软件的角度,分享了研发类工业软件应用场景,同时他提出工业软件企业融合策略,从“跨人”“跨技术”“跨技术应用和流程”三个层面拥抱产业融合。

2025北大国发院新质生产力汽车高峰论坛

在论坛的压轴环节,国家高端智库产业联盟-汽车经济研究组(筹)启动成立仪式。这一研究组将聚焦汽车经济、智能制造与可持续发展,为政策制定、行业标准和企业决策提供系统性智库支持,标志着北大国发院,北大新结构经济学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上的又一重要布局。

北大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国内发展合作部沈鸿主任介绍了国家高端智库的背景与定位。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副院长王勇作了题为《“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新能源汽车新质发展的驱动力》的主题演讲。

从宏观战略到前沿技术,从学术研究到产业落地,本次“高峰论坛暨汽车行业协会品牌日”不仅是一场行业盛会,更是搭建了一个推动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走向全球的实践平台。


免责声明:本站图片、文字等所有资源收集于互联网,原创及转载分享内容目的在于传递、丰富读者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85127916@qq.com及时处理!

参团买车享特惠